方曉
  以色列人今日將最後送別他們的“以色列王”。
  今天,以色列官方將為前總理沙龍舉行國葬。沙龍的遺體將在葬禮後運往其家族農場下葬,與他的亡妻莉莉一起長眠。而在昨天,沙龍的遺體被安放在以色列議會大廈,供民眾憑吊,向這位中東政治強人做最後的致敬。
  沙龍2001年當選以色列總理,2006年1月因嚴重中風被送進醫院搶救。1月11日,昏迷八年的沙龍因器官衰竭逝世,享年85歲。
  “以色列失去了大衛王”
  當地時間12日正午12時至傍晚6時,以色列前總理沙龍的遺體在位於耶路撒冷的議會廣場陳列6小時供民眾瞻仰。成千上萬的以色列民眾來到那裡,排隊弔唁沙龍。絕大多數以色列人用平靜而不是眼淚告別了這位已經昏迷了八年的前總理。
  沙龍的靈柩上包裹藍、白相間的以色列國旗,安置在一個黑色大理石基座上面,數名持槍禮兵分別站立於靈柩旁側。最早到達的弔唁者主要為中年人或老年人,氣氛低沉,但沒有表現出特別悲痛,有少許人抽泣,許多人經過沙龍靈柩時掏出手機拍照。
  弔唁者包括總統佩雷斯和沙龍的繼任者、前總理奧爾默特。沙龍2005年退出利庫德集團,與奧爾默特共同組建“前進黨”,次年1月中風後,由奧爾默特任代總理。奧爾默特當年3月率領“前進黨”贏得選舉,本人當選總理。
  一名自稱曾與沙龍同在軍中服役的哀悼者說:“我的心碎了,以色列失去了大衛王。”
  多名外國政要將弔唁
  以色列政府在昨天發表的一份聲明中稱,在當天早些時候舉行的內閣會議上,內閣成員為沙龍逝世默哀一分鐘。根據聲明,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在會議上致辭稱,沙龍將作為“最傑出的領袖和最果敢的指揮官”被所有的猶太人銘記於心。他還說:“他與這塊土地緊密相連,他知道這塊土地必須得到保護。”
  以色列司法部長齊皮·利夫尼在一份悼詞中寫道:“人們說老兵不死,只是逐漸淡出。沙龍8年前淡出,如今我們真正向他說再見。”
  按照計劃,當地時間13日上午9時30分,以色列官方將在議會大廈為沙龍舉行國葬儀式。據悉,美國副總統拜登將率團參加,德國外長施泰因邁爾、捷克過渡政府總理魯斯諾克和中東問題特使布萊爾等政要預計也將出席。
  13日下午,沙龍的靈柩將被運至他位於以色列南部內蓋夫沙漠的家族農場,以軍禮落葬。他將被安葬在他2000年去世的夫人莉莉的身邊。沙龍的兒子已抵達當地安排。葬禮計劃於14時開始。一些以軍將領將為沙龍抬棺。
  毀譽參半
  沙龍是以色列1948年建國以來第11位總理。有報道稱,沙龍去世後,以色列的開國元勛僅剩現任總統佩雷斯一人。
  青年和中年時代戎馬倥傯,沙龍參加過以色列歷史上所有大小戰爭,且以作戰風格頑強犀利著稱,因此人送外號“推土機”,喻其勇往直前的氣魄。
  雖然沙龍後來投身政界,但他的政治風格也與他的作戰風格類似,巴勒斯坦人因此普遍對他感到反感和憎恨。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譴責沙龍是個暴君,並說他的死標志著“一個雙手沾滿巴勒斯坦鮮血的罪犯的消失”,他死了,“我們的人民興奮不已”。1982年沙龍擔任以色列國防部長時,曾發生黎巴嫩難民營屠殺事件。
  但與沙龍相交多年的以色列總統佩雷斯則稱贊沙龍是“了不起的男人”、“出色的軍官”,並說沙龍“感動了他的人民,熱愛他的人民,人民也熱愛他”。事實上,一直大力支持猶太人定居點的沙龍在2004年和2005年不顧國內反對從加沙地帶撤軍以及撤回所有定居者,這一政策導致原本一直是他忠實支持者的以色列右翼與他反目成仇。
  即便是沙龍最公開的批評者、以色列《國土報》極左專欄作家吉登·列維也在他死後撰文指出,“他絕對是以色列最有勇氣的政治家。他也是最殘暴的一個。為了達到他的政治目的,他使用的暴力手段無人能出其右;但他也是明白武力局限性的屈指可數的幾個人之一。”《國土報》另一名評論員則以“最後的領袖”描述沙龍,指出沙龍8年昏迷後留下的政治真空“迄今沒被真正填補,而且在可預期將來能否填補仍屬未知”。
  美國前總統克林頓和他的妻子、美國前國務卿希拉里發表聲明贊揚沙龍“將一生都貢獻給了以色列”,並說他們曾榮幸地“與他合作,與他爭論,看到他一直試圖為他所熱愛的祖國尋找正確的道路”。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則敦促以色列以沙龍的“實用主義遺產”為基礎,幫助實現巴勒斯坦建國。
  “我的心碎了,以色列失去了大衛王。”
  ——自稱曾與沙龍同在軍中服役的弔唁民眾
  (原標題:沙龍今日長眠故土與亡妻合葬)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c71sclgc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